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登录
立即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QQ登陆
微信登录
搜索
搜索
热搜:
萌宝大赛
开州女神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首页
门户首页
资讯
社区
论坛首页
快捷导航
休闲灌水
开心乐园
贴图专区
拉风汽车
情感沙龙
心情日记
休闲灌水
开心乐园
贴图专区
拉风汽车
情感沙龙
心情日记
休闲灌水
开心乐园
贴图专区
拉风汽车
情感沙龙
心情日记
休闲灌水
开心乐园
贴图专区
拉风汽车
情感沙龙
心情日记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开州热线
»
社区
›
城市生活
›
名校升学
›
经常“恐吓”孩子的父母,会收获一个怎样的孩子?(父母 ...
推荐主题
哎!!!!藿香正气液
女生被老鼠咬伤手下秒反咬老鼠,网友:确实
春节正式成为联合国假日
渝西高铁开建将为重庆带来什么
萌宝大赛报名投票的最全攻略来了!!!
警方通报女子被丈夫用皮带抽打:男方已被拘
哎!!!!藿香正气液
萌宝大赛报名投票的最全攻略来了!!!
警方通报女子被丈夫用皮带抽打:男方已被拘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走进开州
返回列表
查看:
782
|
回复:
1
经常“恐吓”孩子的父母,会收获一个怎样的孩子?(父母必读)
[复制链接]
希尔格尔
当前离线
积分
413
希尔格尔
92
主题
12
回帖
413
积分
中级会员
中级会员, 积分 4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87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4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87 积分
积分
413
发消息
发表于 2017-8-24 16:10: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很多家长喜欢恐吓孩子,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他们会说: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你再这样,我就要打你了、你再这样,就给我滚出去!当你这样说的时候,你是痛快了,但你有想过,你这么说其实有效果吗?你的孩子能接受吗?
“恐吓”行为真的有效果吗?
父母“恐吓”孩子这种情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其实非常常见。
有名的教授“虎妈”蔡美儿曾提到过自己教育女儿时,有过这样一件很尴尬的事情。
她对两个女儿要求都很严格,除了成绩要特别好,每天还要按照规定练琴。大女儿比较听话,但是小女儿就很叛逆。
有一次她要求小女儿练琴,小女儿不肯。她威胁女儿说,“如果你不肯练琴,我就把你扔到外面去。”当时外面天气很冷,女儿穿的又很少,她以为这样做女儿一定会服软。但是没想到,女儿倔强的脾气上来,跟她杠上了,真的自己走出门去。
再严厉的母亲终究是母亲,蔡美儿不忍心看女儿受冻,只好主动跟女儿让步,“看来你已经知道自己错了,你回来吧”。
“恐吓”孩子即使一时收到成效,孩子也并未心服口服,只是碍于家长威严不得不屈服罢了,迟早有反弹的那一天。当然,如果你有一个跟蔡美儿女儿一样倔强的孩子,只怕根本不会有任何效果。
“恐吓”行为容易产生负面效果
一、使孩子产生自卑感。
爸爸妈妈经常打骂孩子,再加上一些贬低性的语言,比如:“你就是不如xx家孩子……”之类的话,这么说起不到任何效果,只能让孩子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使孩子自暴自弃并产生自卑感。本来孩子能做好的事情,却故意不去做甚至去破坏。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做事畏手畏脚,胆小怕事,自卑感特别强烈。
二、使孩子产生恐惧心里。
这里要郑重的提醒家长,3岁之前的孩子绝对不能打,你想3岁前的小朋友对很多事情都处于懵懂的状态,他的神经尚未发育完善,打骂恐吓已超出孩子的承受能力,使孩子精神极度紧张,恐惧,重者会引发精神方面的疾病。
三、使孩子产生被遗弃感。
父母经常打骂恐吓孩子,并经常对孩子说,“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等这样的话语,家长只是吓唬孩子的话语,但是孩子却会信以为真,会使他们长期处于一种紧张恐惧的心里,有随时都会被父母遗弃的感觉。这样会造成孩子性格上的抑郁。
四、使孩子产生叛逆心里。
有一些孩子性格非常倔犟,父母让他往东他偏要往西,让他干什么偏不干,爱顶嘴,打在身上也不屈服,这个“犟”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打出来的,父母越是对他动武,他就越是要用犟的方式来与你对抗,叛逆心理特别强烈。有些家长认为你不听话,我就要把你打改,殊不知孩子的这种“犟”你越打越严重。
五、使孩子产生记仇的心理。
经常打骂孩子,小一点的孩子一般不会产生仇恨心里,大一些的孩子都十几岁了如果还经常被打骂,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在心里上对父母渐渐的疏远,甚至会发展为仇恨。
怎么样正确引导孩子呢?
1、不要直接攻击孩子本身
“你真没礼貌!”“你就会骗人!”“你果然学不好!”……这种话就是在攻击孩子本身,给孩子贴标签下定义,容易让孩子破罐子破摔,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你认为我没礼貌,我就没礼貌一个给你看看”,“你说我不是学习的料,我就不给你往好了学”,“你觉得我最里面没一句实话是吧,那我就能骗多少骗多少吧”……
2、对孩子的行为给予温和的指导
这时候,我们需要换一种表达方式,对孩子说“乱翻别人东西的这种行为是很没礼貌的,妈妈告诉你,想动别人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征求一下主人的意见”,“爸爸妈妈知道你也很想把这个类型的题目答对,你再细心一点,熟悉的多了肯定就会了”,“你在课堂上这种行为是不礼貌的,老师希望你尊重课堂,也尊重在上课的同学们,有问题我们下课再沟通。”
这种表述就是告诉了孩子,我们对孩子本身是没有敌意和否定态度的,只是对他的行为提出了否定,并且告诉了孩子正确的处理方式。事情就容易就事论事的解决。
3、“恐吓”性质的话,轻易不要说出口
父母经常说“恐吓”的话,会带给孩子童年的阴影,让孩子缺乏安全感,这个问题会伴随孩子一生,在孩子的人生路和家庭生活中也难以回避。
相反,经常得到父母爱抚和温言细语的孩子,会幸福感满满,为人温和宽容,充满满足感,人生也会顺遂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初晴
当前离线
积分
3057
初晴
68
主题
1295
回帖
3057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30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6942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057,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96942 积分
积分
3057
发消息
发表于 2017-11-4 20:57: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要给孩子树立个好榜样,乐观向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2
开州热线
(www.405400.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