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登录
立即注册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登录
QQ登陆
微信登录
搜索
搜索
热搜:
萌宝大赛
开州女神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首页
门户首页
资讯
社区
论坛首页
快捷导航
休闲灌水
开心乐园
贴图专区
拉风汽车
情感沙龙
心情日记
休闲灌水
开心乐园
贴图专区
拉风汽车
情感沙龙
心情日记
休闲灌水
开心乐园
贴图专区
拉风汽车
情感沙龙
心情日记
休闲灌水
开心乐园
贴图专区
拉风汽车
情感沙龙
心情日记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开州热线
»
社区
›
分类服务
›
招聘求职
›
"闻臭师"给臭味"定罪" 曾闻恶臭至晕舌头发麻 ...
推荐主题
哎!!!!藿香正气液
女生被老鼠咬伤手下秒反咬老鼠,网友:确实
春节正式成为联合国假日
渝西高铁开建将为重庆带来什么
萌宝大赛报名投票的最全攻略来了!!!
警方通报女子被丈夫用皮带抽打:男方已被拘
哎!!!!藿香正气液
萌宝大赛报名投票的最全攻略来了!!!
警方通报女子被丈夫用皮带抽打:男方已被拘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走进开州
返回列表
查看:
333
|
回复:
0
"闻臭师"给臭味"定罪" 曾闻恶臭至晕舌头发麻
[复制链接]
山沟老乡
当前离线
积分
195
山沟老乡
41
主题
1
回帖
195
积分
注册会员
注册会员, 积分 19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19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 积分
积分
195
发消息
发表于 2017-8-23 19:06: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恶臭污染,属于大气污染,直接影响着城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近些年,恶臭污染逐渐成为重要环境问题之一,而这也催生了一种新鲜的职业——闻臭师。在青岛市环保局,有13位“闻臭师”,他们用鼻子捕捉鉴定岛城空气中的臭气浓度,他们的生活与香烟、美酒、香水无缘,他们只能在实验室里默默工作,他们的正式称呼其实是“嗅辨员”。5月11日,记者走进青岛市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嗅辨室,探访嗅辨员们在工作生活中不为人知的故事。
岛城最年轻“闻臭师”28岁
11日下午,青岛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嗅辨室里,江文冲正在对一批新采集到的样气进行稀释配气,他的手边,放着一本已经被翻得卷边的《恶臭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
“‘闻臭师’是社会上对我们的俗称,我们的正式职业名称其实是嗅辨员,是要考取嗅辨员证才能上岗的。”江文冲告诉记者,虽然是新兴职业,嗅辨员的入职条件却相当苛刻,“年龄不能超过45岁,不能抽烟、喝酒,不能有鼻炎,女性不能化妆、喷香水,日常饮食要少吃辣或者不吃辣。”江文冲告诉记者,他今年28岁,2012年首次考取嗅辨员证,2015年通过3年一次的审核考试,是目前青岛市最年轻的嗅辨员。
考取嗅辨员证,也并非易事,要过笔试和现场嗅辨两大关。据江文冲回忆,现场嗅辨要闻出花香味、甜焦糖布丁味、汗臭味、成熟水果味、粪便臭味等不同气味,“这些气味被稀释得几乎嗅不到,还要辨别出是什么气味,很多人都在这一关被刷下去了。”江文冲称,嗅辨员证每隔3年还要审核考试,如果抽烟、鼻咽发炎或者嗅觉退化,将会被取消资格。据青岛市环保局介绍,目前在职的持证嗅辨员共有13名,他们的嗅辨结果均具有法律效应。
嗅觉超常的人并不能做嗅辨员
恶臭污染,是指环境中的异味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使人感觉不愉快,甚至会对人产生心理影响和生理危害。目前,环保部门将恶臭污染划为大气污染的范畴。那么,环保领域的监测仪器技术日新月异,为什么还要靠人的鼻子来嗅辨臭味呢?
青岛市环境监测中心嗅辨员张婷婷对此解释称,恶臭往往是多组分、低浓度、低沸点各种气体物质的混合物,恶臭物质具有阈值低、感觉强度与污染物浓度对数相关的特点,因而在监测方法、扩散规律、控制技术选择方面不同于常规大气污染,作为一种感官污染,对恶臭污染的判断,必须靠人的感觉。
“很多人包括我们的亲戚朋友都认为,我们是靠鼻子工作的,嗅觉肯定超级厉害,其实这是一个误会。”江文冲说,嗅辨员的工作目标,是弄清楚臭气浓度,与监测仪器检测原理不同,他们的嗅辨,更像是一个统计学过程。“采集来的臭气样品要进行稀释,由6名嗅辨员来嗅辨,每人每次嗅闻3个袋子,这3个袋子里只有一个装有稀释的臭气。臭气样品要被稀释多次,直到嗅辨员闻不出来为止。嗅辨员嗅辨出的正确率、臭气稀释倍数等统计出来后,经过一系列的计算公式,得出臭气浓度阈值,就能判断是否超标。”所以,江文冲称,嗅辨员的鼻子要处于嗅觉的大众水平,才能客观地判断臭味是否构成污染,“嗅觉超常的人,还不能干我们这行呢”。
实验室才是他们唯一的“舞台”
作为一个新出现不久的行业,嗅辨员们背负的“误会”还有很多,比如,大家一提起“闻臭师”,脑中首先呈现的画面就是他们到各种臭气熏天的地方去闻味儿——垃圾堆、臭河道、污水厂,甚至厕所。但其实,他们只在、而且是只能在实验室里默默工作。
“为什么说只能在实验室里呢?中国有句古话,‘久居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要想准确地嗅辨,必须要在洁净的空气环境里进行。”江文冲告诉记者,每次有嗅辨任务,他们都会提前一两天接到通知,随后就再也不能去味道浓烈的地方,以免自己身上沾染上气味带到实验室,也避免嗅觉出现疲劳或者混淆。
因此,实验室才是嗅辨员们的“舞台”,环保部门的执法人员先将异味气体进行采集,再送到实验室让嗅辨员们嗅辨,如果确认臭味浓度超标,再由执法人员责令污染源限时治理,从而净化环境。
曾闻恶臭至晕,曾闻异味舌发麻
记者采访得知,嗅辨员们的嗅辨任务中,有70%左右是企业废气,其余的是居民的投诉举报,比如,居民投诉称小区有液化气味,怀疑是液化气泄漏。
环保领域对恶臭的定义,是“凡是能产生令人不愉快感觉的气体的统称”,作为靠感官来工作的嗅辨员,他们每个人都有那么几次“终生难忘的体验”。
江文冲回忆称,2013年,他嗅辨了一个臭气样品,“那是粪便臭味,闻了一下就冲脑子了,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真的明白了什么叫‘令人作呕’,闻一下都不想再闻第二下。”然而,出于职业信仰,江文冲坚持完成了嗅辨任务,“接连好几天,鼻孔里都回荡着那个臭味儿,至今难忘。”
张婷婷的回忆更有几分惊险,去年,她接到的嗅辨任务是疑似液化气泄漏,“第一次稀释后嗅辨,闻了一下突然感觉舌头发麻,然后闻哪儿都是那个味道,就等于嗅觉疲劳了,只能终止任务。”张婷婷说,闻臭对身体是有危害的,因此,对于孕产期、哺乳期的女性嗅辨员,市环保局都会格外照顾,不安排嗅辨任务。
嗅辨员是这样“闻臭”的
11日下午,记者在嗅辨室里目睹了嗅辨员的工作过程。
当臭气样品送至实验室时,由一名嗅辨员进行稀释配气,由6名嗅辨员进行嗅辨。
第一次稀释,配气的嗅辨员准备了18个嗅辨袋,每3个一组,共6组。嗅辨员先将18个嗅辨袋分别充入3升洁净空气,然后抽取100毫升样品臭气,注入每组3个嗅辨袋中的1个。
稀释完成后,由6名嗅辨员嗅辨,并报出嗅出臭气的袋子的标码,以供后期统计计算。如此稀释多次,嗅辨多次,直到嗅辨员嗅辨不出异味为止。
将嗅辨员报出的标码统计出正确率,与稀释倍数等要素经过公示运算,得出臭气浓度阈值。这个阈值没有单位,只是一个数值,将数值对比指标范围,超出范围的即判定超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08-2022
开州热线
(www.405400.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