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帮残疾人整理房间 本报记者 余清英 文/图 今年7月中旬至11月中旬,区慈善会开展了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扶残助残示范项目活动,派出志愿者为不同类型的残疾人提供帮助。该项目覆盖城区以及敦好镇、九龙山镇、镇安镇、岳溪镇,对有创业意愿的残疾人给予资助;对部分残疾人实施医疗救护或康复训练。扶残助残活动诠释了人间大爱,受到社会好评。 志愿者上门关爱残疾人 云枫街道平桥社区多重残疾人朱宏英曾有自卑心理,由于志愿者胡世元经常帮她家打扫卫生,很少开口说话的朱宏英渐渐有了转变。 “刚开始我到她家打扫卫生,做完事就主动陪她聊天,讲一些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故事。经过多次心理疏导,她的性格变得开朗了。”胡世元说,看到朱宏英整天开心说笑,她由衷感到高兴。 “胡姐对我帮助很大,让我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社会的温暖,我一定要快乐地生活下去。”朱宏英说。 “尽心尽力为残疾人做好事、办实事的志愿者数不胜数,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区慈善会会长王传国说,此次扶残助残示范项目活动由中央财政投入资金50万元,区慈善会整合资金20万元,派出150名志愿者为300名不同类型的残疾人提供为期4个月的志愿服务,覆盖城区以及敦好镇、九龙山镇、镇安镇、岳溪镇。 “每名志愿者对接两名服务对象,坚持入户服务每人每月3次,累计服务达24次。”王传国说,志愿服务的内容包括为残疾人提供一对一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尽可能帮助他们减轻或消除各种消极情绪;为患重大疾病、失能、高龄、独居、空巢、贫困残疾人做家政服务、个人清洁,以及抢收抢种农作物等农活;对残疾学生进行学习辅导和生活护理等,获得受益对象和社会广泛好评。 资助20名残疾人创业就业 患渐冻症的熊勇虽然生活不能自理,但他乐观坚强,了解到网络主播的工作很适合自己,于是他开始学唱歌,听专业人士讲解如何把控曲调,还下载了软件试唱练习。 “一首歌曲从生疏到熟练,我要反复唱20多遍,然后把演唱的歌曲发送给朋友们,请他们提意见。后来,我的唱功有了很大进步,演唱的歌曲也得到认可,如今我一个月能挣600多元。”熊勇说,做网络主播需要相应设备,但他家经济困难,区慈善会便将他纳入创业就业项目对象,拿出5000元购置了专业显卡、声卡、摄像头和麦克风等器材,帮助他实现了愿望。 区慈善会秘书长余其平介绍,残疾人创业就业项目工作从今年7月开始,对有创业意愿的申请人进行入户调查,核实家庭经济状况及残疾人劳动能力。经过反复筛选,最终确定资助对象20人,其中农村种养殖11人,视力残疾学习盲人按摩5人,互联网1人,修理服务业3人。 “对符合条件的创业者给予一次性5000元资金帮扶,旨在推动残疾人通过项目资助实现稳定就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的。”余其平说。 93人享受医疗救护或康复训练 为了高质量服务残疾人,最大化实现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扶残助残示范项目价值及意义,区慈善会依托云枫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开州区健步脑瘫儿童康复训练中心、华彩康复服务中心、安康医院,对通过诊断后可治疗的残疾人(74名儿童和19名成人),进行为期40天的医疗救护或康复训练,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 余其平介绍,区慈善会从7月初开始筛查,对符合康复训练条件的受益对象,分批分期组织到康复机构进行救护或训练,主要是综合性康复训练和辅助器具训练。 通过开展扶残助残示范项目活动,残疾人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和支持,他们坚定了自强、自尊、自信、自立的决心,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 来源:开州之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