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国西部唯一直辖市,长江上游经济重镇,多元文化激荡交融的福地。 重庆,居于长江黄金水道起点,水陆联运的目的地,已经延伸到遥远的欧洲。 重庆,火锅加三峡,热辣加柔情,舌尖麻辣。 守着一条大江,背靠万重青山。生态文明的坚定意志,让如诗如画变成丰盈小康。有雄厚的制造业内功,有犀利的创新锋芒。就像山不喜欢平缓,这座城也不喜欢平庸。开放和包容,质朴与豁达,一方人民浑身有使不尽的活力。
10月5日下午14:00,由中央电视台联合重庆广播电视台推出的大型直播节目《还看今朝重庆篇:临江通远大发展》,90分钟的直播呈现,带领所有电视机前的观众一起去领略了这座美丽的山城。
在所有人面前,点赞重庆! △每一帧画面都那么完美 作为一座举世闻名的山城,由于山城崎岖不平的特有地形,重庆也就有了很多独特的道路和交通工具。 △千厮门大桥 像千厮门大桥这样的公轨两用桥,在重庆格外吃香,上层跑汽车,下层跑地铁,人们的来来往往,都靠它来联系。 还有再早一些的索道,虽然在重庆人眼中,它只是一个过江工具,但在外地人看来,它却很魔幻、很重庆。惊讶的同时,人们并不知道,这其中饱含了重庆的工程人员们,多少个日夜累积的奇思妙想。 最典型的就是轻轨。一根轨道梁,几节酷似毛虫的车体,不但能爬坡上坎,还能S状花样穿行。
轻轨内心OS:就喜欢你们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在嘉陵江边,轻轨2号线转弯之后,迎头遇到早就修好的大楼,没办法,咱们穿楼而过。 在杨家坪步行街,咱们还是穿楼而过。穿楼之后,轻轨还要在一大堆商铺头顶呼啸掠过,而步行街上的人们仍然闲庭信步,商家也不耽搁吆喝叫卖。 除了轻轨,重庆“屋顶马路”也震惊全国网友
轨道交通:重庆新名片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重庆的轨道交通这几年已经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 轻轨3号线全长67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单轨交通线路; 轻轨3号线日均运送乘客80万人次,是世界上运送旅客最多的单轨交通系统。 全国最深的地铁站——轨道交通6号线红土地站,深埋地下60米,相当于20层楼的高度。但很快,这个地铁站就要将全国第一的帽子拱手送出,因为在它的地下,还有更深的10号线红土地站,要再坐4级电梯才能到达。重庆轨道10号线今年年底正式运行。 原先,重庆的轨道系统大多引进的是国外技术。这些年,通过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已经在全球打响了“轨道交通重庆造”的招牌。最新的AS地铁列车,动力性能比普通地铁列车增加了20%,具有超强的爬坡能力,特别适合地形复杂的城市,在国内外都是首创。 重庆轻轨安全运行背后的“大国工匠” 轻轨列车,这么大的块头,如何“爬坡上坎”、做S状花样穿行?真的能这么举重若轻? 当然不是,重庆的轻轨交通每天安全运送成千上万旅客的背后,离不开一线工人的辛勤付出。 道岔工张杰,便是这其中的一员。 △道岔工 张杰 深夜11点,当城市准备入眠的时候,张杰带着他的团队要准备出发干一件大事。 他们即将面对的,是重庆轨道交通系统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单轨道岔。100个进口电机即将退休,取而代之是张杰团队研制的国产电机。 更换完成后,所有道岔的锁定系统都将换上一颗“中国心”。 因为不能耽误早班列车,切断轨道上的1500伏高压电的时间只有三个小时,雷打不动。他们必须在这之内完成任务,不然明天又得重头再来。 好不容易新电机装好了,然而道岔却一丝不动。难道是这台国产电机和进口道岔系统发生了排异反应? 排查后,原来是线路故障。终于,大家听到了熟悉的道岔转动的声音。 张:没得问题了! 记:现在心情? 张:回去我们会自己跳起来,高兴一下。 为了这一次国产技术的突破,张杰团队大半年以来进行了200万次的线下实验。仅这一项就为国家节约600万元,设备寿命还提升了一倍。至此,张杰大师工作室的单轨道岔技改项目累计为21项。 张杰大师技能工作室,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单轨道岔大师工作室。可是早在2005年,重庆准备引进全套日本技术,修建全国第一条城市轻轨的时候,当年的张杰连轻轨长啥样都不知道。 “从图纸都不能看懂到一步步了解,很困难,花了很多精力,”张杰说。 正是因为什么都不懂,当年外方随便拿出一个小部件,就会卖出天价。“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我们要换一个日本安全离合器,我觉得最多不过几千元,但是卖我们接近10万。”张杰说,“这个我就知道了,这是知识产权。” 意识到知识产权的价值,张杰开始苦心钻研。而对于他们这群工人出身的研究人员,轨道集团给予的创新条件一直很宽松,哪怕平时工作中有一点小创意,都会得到领导的鼓励与支持。 2016年年底,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北延伸段建成通车,张杰参与自主研发的新型平移道岔首次上线运用。尽管目前为止,它的运行状态良好,但张杰和他的团队还是会经常去看一看。 “希望我们的设备能够尽快达到一个世界的先进水平,同时这也是给我们三百号人一个最好的证明,证明我们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 截止目前,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通车里程达到67公里,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座式单轨交通线路,日均载客量近100万人,每年运送乘客数量相当于十个重庆的总人口。 重庆是中国唯一全面掌握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技术的城市,并在轨道桥梁、道岔、车辆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了创新突破。重庆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装备90%以上实现国产化,重庆已经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单轨交通装备制造业基地,创立了多个国家、行业和地方跨座式单轨标准规范。 目前,国内外40多个城市正在规划研究应用重庆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 好个重庆城,好个重庆造! 除了这些,节目中还为大家展示了重庆新发展、新面貌的方方面面!
重庆,临江通远,融汇四方,开拓创新,扬帆启航。千里江陵一日还,长江经济带的效率,唐诗已经不足以描绘。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在这里握手,感受到都是火辣辣的创业体温。西部大开发的长卷,在这里落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山城开拓矢志不渝。
山一样的骨头, 江一样的热血, 海阔天空的想象, 挥洒出大城大手笔,新区新气象!
在观看的过程中,相信大家都和小编一样,为身为一个重庆人、为生活在这座美丽的山城,而深深的骄傲和自豪!
热爱重庆有N个理由,但今天,这些理由被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时,我们才发现,自己生活的城市已经变得这么厉害,那些我们日常生活的微小细节里,蕴藏的是所有重庆人的努力!
未来,咱们继续齐心协力!撸起袖子加油干! 让更多人感受到重庆的发展与变化! 让我们可以骄傲地在所有人面前为重庆点赞! 来源:华龙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