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捧墨 发表于 2017-9-28 10:13:41

白桥镇袁作兴乡间行医19年 被评为17年度“开州好人”

初秋的清晨雾气缭绕,白桥镇乡间小路上,一位身穿白衣、斜挎药箱的乡村医生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叫袁作兴,白桥镇上桥村人。虽然腿脚不便,但他19年来默默坚守在村医岗位上,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哪里有需要,他都会出现在哪里,守护着村民的健康。近日,袁作兴被评为我区2017年度第一期“开州好人”。从小梦想当医生袁作兴今年48岁,4岁时患小儿麻痹症,受乡村医疗条件限制,他的左腿出现肌肉萎缩,导致左腿比右腿短7公分。从那时起,袁作兴就有一个梦想——长大后当一名医生,解除村民的病痛。由于袁作兴腿脚不便,家人一直不同意他学医。直到1998年,29岁的袁作兴终于说服家人,开始跟着村里的医生学习医术。袁作兴勤学好问,两年后就掌握了基本技能。为了提高医术,他还先后到重庆卫校等地进行学习。如今,他已成为村里的医务能手。村里医疗条件有限,村民又缺少疾病防治知识,往往在患病初期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导致病情加重。”袁作兴把守护村民健康作为首要工作,经常宣传健康知识,还建立了村民健康档案,以便定期对患病村民进行回访。村民余明珍今年80岁,患病多年,袁作兴坚持每周为她测量血糖、血压,老人感激不已。19年坚守村医岗位上桥村海拔800米以上,村里大部分是崎岖的山路,遇到下雨天更难走。袁作兴行走在乡间小道,摔倒受伤是家常便饭,但这些困难并没有难倒他,只要村民有需要,路程再远他都会赶去。以前交通不便,袁作兴出诊时全靠走路,正常人走30分钟的路程,他要走1个小时,爬坡上坎时,他不得不用一只手拉着树枝、杂草,另一只手撑着地面前行。尽管这个过程充满艰辛,但他没有轻言放弃。袁作兴平时都穿胶鞋,出诊最远的一次步行了40多公里山路。有时,他一天要出诊七八次,一双胶鞋在泥泞的山路上很容易被磨坏。说起磨坏的胶鞋,袁作兴的妻子黄启平笑了笑说,以前公路没有硬化,他一年至少要穿坏4双胶鞋,所以一般都是到城里批发购买,而且选最耐磨的胶鞋。后来公路硬化了,远的地方他就骑着摩托车出诊,目前已经骑坏了两辆摩托车。今年2月的一天晚上11点,睡梦中的袁作兴接到村民何贤明家人的电话,称何贤明呕吐不止,情况紧急。他二话没说,起身穿上衣服,拿着手电筒就往病人家里赶。等他看完病回到家中时,已是凌晨3点了。19年来,上桥村每个角落都留下了袁作兴行医的足迹,见证了他默默守护一方村民的健康。深受当地村民爱戴采访中,一位老人来到村卫生室看病,袁作兴仔细为老人检查身体,开药后再三嘱咐要按时吃药。老人离开后,他坐在院坝前,给村民普及健康知识。说起袁作兴,村民们赞不绝口,纷纷称赞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上桥村12组村民苏万群告诉记者:“袁医生态度好,我们看病后,他还要来家里回访,询问身体恢复情况,不忘提醒我们定期检查身体。”有一次,上桥村50岁村民徐合树的疾病复发,袁作兴立即赶去紧急处理,并拨打120电话求助。随后,他陪着病人赶往镇卫生院治疗,并细心为其护理。由于腿脚不便,袁作兴给村民看完病回家,时常满身土,或者一脚泥,甚至全身湿透。他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坚持走村入户守护村民健康,深受大家爱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白桥镇袁作兴乡间行医19年 被评为17年度“开州好人”